WFU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如何自製記帳App



自製記帳超簡便


  先說我本人對新的3C產品其實不太熟,手機只會用iPhone,電腦大部分也是上上網、打打電動而已,成立部落格也是看著新思惟國際的課程有趣,跑去上蔡校長勳哥的課程,他們課程很有趣也很實用,讓你馬上可以設計出屬於自己風格的部落格。但是對於這些以外的3C資訊我都不太熟,但是連我也可以自製記帳App了!相信你也一定可以!


記帳軟體 Step By Step


  首先先去Google首頁,然後登入Google帳號,如果沒有帳號的麻煩自己申請(這應該不用教學吧)!接著從右上角選項中選擇雲端硬碟。




  點進去可以按右鍵,新增Google表單  




  點進去之後會有個新的表單,可以在上邊標註主副標題




  接著就開始設計你想要做的記帳表格,這個記帳表格之後可以直接做出統計表單,所以也可以想想希望之後的表單呈現那些東西來設計這份表單。




  每個問題可以自己設回答的方式,像是日期、時間、簡答、或是選項等等。大家都可以自己設定玩玩看,下面我拿自己設定的記帳本來說明。一開始當然先設定交易日期,雖然記帳時電腦會自動記錄日期時間,但是消費的同時可能不會馬上記帳,所以我設定交易日期。




  如果要再新增問題可以在右邊的選項點選新增問題就可以了。




  接著就寫消費項目,這個我是用簡答的,我設計的原則是越少簡答越好,可以直接用點的就不要用打的,但是太多選項有時候選起來也是很麻煩。所以消費項目我選擇用簡答!




  接著我做一個消費類型的選項,這邊就用單選的方式,主要是統計用,大家可以看自己想要做那些分類統計就可以做哪些選項,到時候填表單的時候用點的就可以了。另外這邊建議要點選下圖中"新增 其他"的選項,這樣如果最後記帳時有想寫其他選項可以直接點選並且填寫項目。




  另外交易金額就用簡答的,最後我在設定一個交易方式,我把常用的付款方式列上去,當然除了現金、刷卡、悠遊卡之外,也可以設定禮券、歐付寶、微信支付等等,端看大家習慣的付款方式,這邊一樣建議新增其他選項。




  這樣就完成了!完成了!完成了!很簡單吧!如果要再新增其他選項也是ok,像是有人新增這筆開銷是否必須等等選項,就看大家想要那些統計資料。

  但是這樣做起來畫面看起來有點單調,不太好看。放心,Google早就內建許多Banner幫大家美觀了。先點選記帳本最上面的調色盤吧。




  接著選右下角的圖示




  裡面就有很多不同主題的Banner可供大家挑選,讓你的記帳本一秒就變高級!




  如果覺得這個Banner不夠個人化,沒關係!你也可以自己上傳自己的Banner!哈哈!帥吧!




  最後再把表單傳給你要共同記帳的人就可以了!




  做好之後他會在你的Google雲端硬碟裡面自跑出一個記帳本




接下來就是變成統計表單


  而如果統計後可以點選表單上面的回應,裡面再點選右上角的Google試算表,他就會自動把你做的紀錄都變成統計表。






那怎麼做App呢?


  這個也很簡單,只要用你的手機開啟你的Google記帳網頁(像我事先做好後把網頁用FB傳給老婆然後複製連結用Safari打開)。然後點選最下面圈起來的圖示。




  接著選加入主畫面選項




  你就可以看到你做的App啦!(雖然充其量他只是個超連結 XD)但是他真的超級方便的,我跟我老婆可以隨時用自己的手機記帳,可以隨時查帳,可以隨時統計,真的超級方便。




唯一的缺點


  這個統計App(姑且讓我這樣稱呼他吧)有個致命的缺點,就是每次紀錄跟查帳都需要網路,如果在網路不便的地方這個App就無法使用。但是我相信網路會越來越方便,無網路可以用的地方將越來越少,而且在網路不便的地方大部分你也不會想記帳。


記帳軟體只是暫時的

  
  我覺得之後一定會有更方便、更及時、更無障礙的自動記帳統計方式,像是微信支付好像就可以直接幫用戶統計你的所有帳戶收支。但是這個方式的確是我覺得目前最個人化、最方便好用的記帳App了!



隨時隨地可以記錄 自製記帳app




記帳史的演進


  其實想要好好記帳已經很久了,以前就知道記帳很重要,但是每次要記帳就覺得很麻煩(所以結婚前都沒在記的)。婚後這三年也多虧我老婆每晚辛苦記帳才比較清楚每年的開銷,不過總覺得這個不是長久之計,再加上二寶出生,不想讓老婆再這麼辛苦,所以想要找個方便的記帳方式!




理想中的記賬本


  先說我理想中的記帳本好了,我希望我跟我老婆都可以隨時隨地記帳,而且可以很容易方便的查看跟統計分類。不過以前不是要拿本記帳本每個晚上記帳,就是要在手機app上記帳,而且這些彼此都無法互傳,每次要查之前的帳務都要找好久。找了好久後來發現有網友推薦利用Google表單來製作記帳本,做了之後驚為天人,發現他可以隨時隨地記帳,記帳同時分類,隨時可以跑統計資料。天兒啊!這也太好用了吧!完全符合我的需求!




也可以做成App 隨時記錄



記好之後可以自己跑出統計表



他也會自動做統計圖表



可以依照你自己設計的表單 做各種不同的統計


  超級方便的吧!下一篇將介紹如何Step by step設定好屬於自己的記帳App!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打點滴並不能加速酒精的代謝!



  台灣有特殊的拚酒文化,每到假日晚上總是有許多病患被朋友扛來急診要求打點滴解酒,尤其在特殊節日這類的病患出現的狀況更頻繁。但是打點滴真的能夠幫忙解酒嗎?

  其實這個問題先前就有許多醫師做過相關的研究,答案就是打點滴並不能加速酒精代謝,另外也無法加速酒醉病患離院的時間!有沒有打點滴病患醒來的時間都差不多,最後離院的時間也差不多。

  所以不要再來急診要求打點滴!因為沒效


http://emnote.weebly.com/emnotes/iv-fluid-to-expedite-sobriety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醫生 我撞到頭了 要做電腦斷層嗎?



什麼是電腦斷層?


  首先,我們先了解什麼是電腦斷層(如果你的英文還不錯建議看這篇)。簡單的來講,電腦斷層就是高劑量的 X ray,用來檢查身體是否有結構性的異常。不管是出血、發炎、大多數的腫瘤等等都有機會藉由電腦斷層來幫助診斷,實在是臨床醫師的一大利器!

    雖然電腦斷層好棒棒,但不是所有的病患都適合做電腦斷層檢查的,很多非結構性的疾病就無法靠電腦斷層來幫助診斷,而接受電腦斷層也有可能承擔相對的風險。


電腦斷層的三大缺點(風險)


  1. 費用昂貴:
    電腦斷層在台灣的費用大約五千到一萬新台幣左右,端看部位、是否打顯影劑及各醫療院的收費稍微有所不同。況且如果你有尊爵、不凡的台灣健保卡,醫師會依臨床評估你的狀況,如果有需要就會要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並且直接會向健保局申請給付。(反正如果健保局覺得不需要也不會找民眾追討費用,而是說醫師亂開檢查,會罰開單醫師60~300倍,也就是30萬到300萬)
  2. 輻射線:
    剛剛說過電腦斷層其實是高劑量的X ray,每次檢查都會讓身體吸收許多輻射線,而增加突變致癌的風險。什麼?會致癌!沒錯,這部份下面會在討論!
  3. 顯影劑 (不一定每個電腦斷層都需要):
    在這裡要特別再次感謝台灣偉大的建保,現在所有注射用顯影劑已經全面換成副作用較小的非離子性等張顯影劑(以前還要自費1500元)。但是即使副作用較小但是還是有下面三個風險:

    A. 過敏:
         輕度過敏(皮膚疹,噁心等等) 發生率大約小於3%
         中重度過敏(全身嚴重紅疹,喉頭腫脹等等) 發生率大約小於0.04%
         嚴重顯影劑過敏可能致死 發生率小於十萬分之一,很少見但是很恐怖,也無法預防,這裡有恐怖的案例分享

    B. 甲狀腺機能失調
        因為顯影劑的主要成分含碘離子,而碘離子又是甲狀腺素的主要成分,所以當病患有甲狀腺的問題的時候,施打顯影劑可能會有甲狀腺失調的問題。

    C. 腎毒性
        顯影劑造成腎臟功能變差的原因很多,在這裡就不細講,這部分尤其在老人、糖尿病、心衰竭、貧血及原本就腎功能差的病人比較常見。

什麼?電腦斷層會致癌?


  沒錯!電腦斷層檢單的原理就是把多片不同角度的X ray重組起來,透過這個技術可以讓我們更清楚身體結構性的問題。但是也因為他主要還是靠放射線的吸收與穿透來成像,所以在做檢查的時候身體必然會吸收一些輻射線劑量。

  平均下來,接受腦部電腦斷層大約會吸收 2 mSv 的輻射線劑量,而腹部電腦斷層大約會吸收 8 mSv 的輻射線劑量。嗯,這樣大概多少呢?平均生活於平地的人們每年接受到的背景輻射大約 3 mSv (沒錯!你好好的躺在家裡什麼事都不做每年會大約吸收 3 mSv 的輻射線劑量)。所以算下來腦部電腦斷層大約是243天的背景輻射量,而腹部電腦斷層大約是2.7年的背景輻射量。




  如果還是有點難想像那我們換個場景到福島核電廠旁一公里大熊町水產振興公社好了,根據福島縣放射能測訂網站,在日本時間2016年11月23日早上07:00,那邊的背景輻射是每小時 0.0065 mSv。所以平均做一次腦部電腦斷層檢查所吸收的輻射線劑量相當於在大熊町水產振興公社待上12.8天,而腹部電腦斷層相當於待51.2天




  如果這樣還是不太清楚的話,那換另一個算法,根據FDA估計平均大約吸收 10 mCv 的輻射線劑量,終身發生致命性腫瘤的風險大約多1/2000 (平均每個美國人終身發生致命性腫的機率大約1/5)。


天阿!做個檢查就會增加1/2000癌症的風險!那我真的要做嗎?醫生會不會亂開檢查?

  
  一般醫師會評估你的狀況,進而建議需要或是不需要接受電腦斷層檢查。簡單的說,如果現階段電腦斷層檢查對你的疾病診斷很重要並且有決定性的影響,像是主動脈剝離、肺動脈栓塞、腦中風、內出血或是懷疑腫瘤等等,這些都是有生命危害的風險的疾病,那麼相對起來輻射線造成1/2000的癌症風險相對起來就沒那麼重要。

  另外如果你擁有尊爵、不凡健保卡,並且在台灣就醫。那請你可以放心,你的醫師絕對不會亂開電腦斷層檢查單,因為健保局如果認為不需檢查就會直接刪除電腦斷層費用並且向開單醫師追討30萬到300萬元的費用!我相信你的醫師絕對不會對自己的荷包過意不去!


那我撞到頭了!需要做電腦斷層檢查嗎?


  這個可以參考神經外科醫學會

輕度頭部外傷病人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準則 (CT Rules for MTBI)

原則

甲、標準程序( Standard  :
針對此題目並沒有 Level 的研究 , 可提供足夠資料作標準程序。

乙、指引( Guideline  
    受傷後 2 小時,沒有恢復到 GCS score15
    疑似有顱骨骨折的現象
    顱底骨折的任何徵候(例如腦脊髓液鼻漏、耳漏等)
    局部神經學異常
    癲癇
    嚴重顏面損傷

丙、建議( Options ):
    嘔吐 2 次或以上
    年齡大於 65 歲或小於 2
    藥物或酒精過量
    持續嚴重瀰漫性頭痛
    傷後失憶 30 分鐘以上
    危險的受傷機轉(例如行人被機動車撞擊、乘客被拋出車外、從大於 1 公尺 5 個階梯以上高度跌落)
    凝血異常
    多重創傷
    開顱病史

  有上述這些狀況的病患建議可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 ( 雖然有時候排了也是會被健保核刪,健保是有沒有那麼缺錢 ) ,當然上述只是原則,如果臨床醫師有其他考量也會因情況稍微調整。


我撞到手(腳)了 要不要照X光片?




  跟電腦斷層檢查一樣,針對外傷的病人一般來講是懷疑有骨折才會照X光片檢查,如果醫師臨床上評估沒有骨折,那就不需要特別在照X光來確認。如果是懷疑骨折或、脫臼或是確定骨折響評估骨折狀況才需要照X光。

  許多病患因為外傷來醫院都會要求要照X光片,很多時候醫師已經評估過沒有骨折,但是病患或是家屬還是非常不放心,想要照個X光安心一下,強烈要求(恐嚇)醫師要照X光片。我會試著跟病患或家屬溝通,告知他們沒有骨折不須額外接受輻射線。但是如果病患非常堅持要照那我也不會花時間跟他爭吵我還要保留時間來救其他病人阿,只好讓他接受放射線治療額外讓他心安的X光。

  說實話,我覺得醫師在沒有X光的情況下評估外傷的病患沒有骨折不需要照X光片是比較認真負責的。他一定花更多心力而且更有勇氣才敢這樣跟病患說:"沒關係,你沒有骨折,不需要照X光。" 所以下次如果外傷遇到醫師跟你說不需要照X光,你更應該感謝這位醫師細心的評估。


相信你的醫師

  
  其實一般人不用想那麼多,不用太擔心放射線的風險,只要相信你的醫師就好。因為一般來說,醫師都是評估過你的臨床狀況,針對你的醫療需要來安排檢查,而跟疾病本身比較,檢查的放射風險相對低的多。相反的,如果醫師評估不需要的檢查就不要特別要求醫師開影像檢查單,否則只是徒增自己罹癌的風險。



2016年11月13日 星期日

我得流感了 要吃克流感嗎?


醫生 我需要驗流感嗎?


  流感的篩檢大多是靠快篩,篩檢的方法主要是靠快篩棉棒伸進病患的鼻腔中採樣,這個方式很方便,只要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檢驗出來。可惜他的敏感度只有50%~70%(簡單的來說,就是誤診率三成到五成),所以通常我不會建議每個病患都檢驗流感快篩,這個敏感度真的太低了。



  如果在疾病高盛行率(40%)的情況下,如果你的篩檢工具敏感度只有50%,那麼陰性預測率將達70~75%,而偽陰性率將高達25~30%。簡單的來說就是在流感盛行的季節裡,我幫所有得到流感的病患做快篩,將有近三成的比例檢驗出來會呈陰性反應(就是三成的誤診啦>_<)。所以在高流行的季節裡我並不會常規幫類流感病患做快篩。而且目前流感快篩檢驗都是自費檢驗(讓病患自費花三四百塊被捅個鼻子,然後做個檢驗誤診率約三成的檢查實在不是明智的醫療決策)


哪些病患需要做快篩檢驗是否流感?


  我會推薦下面三類病患做流感快篩
  1. 在非流感盛行季節中有類流感症狀的高風險病患
  2. 呼吸道感染需要住院的病患(肺炎、呼吸衰竭、COPD等等)
  3. 在流感盛行季節,對於高風險病患查不出來什麼原因高燒,可以考慮驗驗看是否流感造成
  其他病患如果很擔心要來醫院檢驗當然也可以,但是建議先詢問附近醫療院所是否有快篩試劑可以幫忙檢驗。也不建議所有病患都來急診檢驗


那我要怎麼知道我有沒有得流感?


  其實在流行季主要是靠症狀診斷,就像是我們不需要做檢查就可以診斷病患是否感冒或是腸胃炎一樣,不用特別做什麼檢查就可以診斷。而流感的跟一班感冒的症狀略有不同,除了上呼吸道症狀(鼻塞、咳嗽、流鼻水)外,通常還會伴隨發高燒、全身痠痛,偶而還會有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有這些情況就會強烈懷疑是可能得到流感。其他症狀可以詳見疾管署相關網頁



我得流感了!我要吃克流感嗎?


  通常人們生病就希望能有個藥物能夠針對病菌標靶治療,藥到病除。大家在服用"克"流感的時候也是抱持著這個想法,希望吃藥之後身體的流感病毒全部可以殺光光,馬上好起來。但是事情真的像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嗎?

  有篇2014年 Cochrane 回朔性文章 Neuraminidase inhibitor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influenza in adults and children 告訴我們:服用克流感的確平均縮短病程約16.8小時 ( 可以把原本病程平均約7天縮短成6.3天 ),服用克流感可以減少約1%進展成肺炎的風險 ( Number needed to treat to benefit = 100 ),然而是否服用克流感對於病況變差而進展到需要住院的比率沒有顯著差異,但是服用克流感反而會增加 3.66% ~ 4.56% 噁心嘔吐的機會 ( Number needed to treat to harm = 28~22 )


什麼?那克流感是吃心酸的嗎?我可以不吃嗎?克流感要自費嗎?


  這跟防疫角度有關,克流感效果有限,民眾有選擇治療的權力,如果不想吃我也不會勉強病患吃。不過如果之後疫情升級,越多人染病後服用克流感理論上可以減少疫情的擴散。

  而公費克流感的使用疾管局每年每月有建議使用的病患。簡單的來講,在一般時期,公費克流感可以用在免疫不全或是高風險的病患;而非常時期(就要用非常方法),會開放給接觸族群及發燒兩天以上病患。其他的病患想要服用克流感需自費服用。

  (2016/11/31 update: 疾管局於2016/12/1開放公費克流感給有接觸史的類流感病患,但是高燒超過48小時沒有開放!) 另外疾管局網頁有更新,可以看這裡

  那反過來問,如果病患符合公費克流感給付規範,那我會不會開藥。答案很簡單,我一定開公費克流感給他,原因很簡單,詳見這裡

  其他相關用藥相關資訊詳見衛福部疾管局相關網頁


克流感只有吃的嗎?有沒有打的?有比較有效嗎?


  抑制流感病毒的藥物除了吃的 ( 克流感 tamiflu ) 之外,還有吸的 ( 瑞樂沙 Relenza ),另外還有用打的 ( 瑞貝塔 Rapiacta ) 。

  不過打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是針對無法經口服用的重症病患使用,由疾管屬統一管控,再有錢也買不到  ( 經查證瑞貝塔在2016年02月已經通過食藥屬認證可以使用,但是公費使用需申請,有不少臨床醫師反應現在也可以自費施打,但是不一定所有醫院都有備藥,像敝院仍然無法自費開出此藥 ) 。不過也不是打了一針就好棒棒,或是跟吃仙豆一樣馬上復原,它也是需要每天打針,就原廠仿單上的實驗數據看來治療效果好像跟克流感差不多,所以一般可以進食的病患還是吃克流感就好了。

  另外還有富士(沒錯就是已前拍照的富士軟片)推出的Avigan也可以拿來抑制流感病毒,不過這個藥在台灣還沒有藥證,還是疾管局控管,主要是針對新型流感或是抗藥性的流感病患,由醫師評估後向疾管局申請使用。


如果懷疑自己得到流感的話,我要去大醫院嗎?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其實流感不一定要到大醫院診治,如果沒有危險徵兆的話可以到附近的診所診治即可。不過如果有下列危險徵兆建議直接到急診檢查治療 ( 以下轉錄自疾管署 ):一般人的危險徵兆為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變藍)、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高燒持續72小時等,如有出現這些危險徵兆需儘速就醫,及早使用抗病毒藥劑。
但嬰幼兒不善表達身體的不適症狀,建議可以觀察寶寶有無呼吸急促或困難、缺乏意識、不容易喚醒及活動力低下,皆可做為判斷危險徵兆的重要指標。



  再說一次,如果感冒或是懷疑流感可以先至附近診所就診。如果有上圖右上角危險徵兆的病患就建議直接到醫院急診。


  對於流感,我還可以做什麼預防?


  預防流感最主要就是打疫苗!疫苗可以減少各類病患因流感而住院的比率57~79% ( 還記得克流感嗎?克流感沒辦法減少住院比率喔!克流感減少肺炎的比率只有1% ) ,而且當越多人施打疫苗的話,將會有群體免疫效果,病毒就越不容易在這個族群傳播。

  關於疫苗已經有很多朋友寫過許多很棒的文章,可以看這裡這裡或是這裡,另外疾管署的相關網頁也是寫得很詳細。

  流感疫苗施打後大約兩個禮拜後才有免疫力,但是也只能針對疫苗猜測的三四隻流感病毒有效,所以還是有可能打了疫苗還是感染到流感的情況。除了疫苗外,另外下圖 ( 資料來源: 疾管署 ) 的建議事項也是可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最後附上小弟做的流感疫苗及克流感的比較,希望大家都能遠離流感!




另外附上本篇的 QR code


2015年11月19日 星期四

急救病歷紀載不詳實?


  沒想到早上一篇FB的文章沒多久就被轉載六百多次,沒多久就被媒體爆出來!!



  後來馬上接到許多關切的電話,希望我先把那張照片改成鎖好友,為了不讓長官為難,我也這樣做了,但是沒想到到了晚上突然一堆朋友丟我訊息!



  媽!我上電視了!(也不先跟我知會一聲,我可以挑張好一點的照片,話說回來這張照片是怎麼找到的? 記者還真厲害) 我原本還以為我第一次上電視會是類似病情解釋的畫面 XD


不實指控



  原本還很開心這個議題大家都有注意,健保合刪亂象應該可以稍微改善,但是後來聽到健保署的回覆就超級不爽!



  哇賽!說我們病歷紀載不詳實ㄟ!這是多麼大的指控!冤枉啊大人!我們怎麼可能急救紀錄不完善?有在臨床上班的都知道,急救紀錄一定是最完善的!


感謝打抱不平的朋友



  我的朋友看到我的委屈,沒想到陳志金主任隔天馬上做一個FB圖文表,超級感謝他的,大家也都知道我們是被汙衊的,讓我個心情得以平復!



  看到健保署的回覆真的超級不爽,還好我們當時還沒有送出健保申覆回文,我馬上改成這樣回復!



  不過我覺得我這樣回文應該還算禮貌吧!

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健保局居然刪OHCA病患 CPR的費用!!


洗腎病患洗到一半失去意識沒有脈搏,送到本院急救後病患一下有脈搏一下又停了,前前後後總共急救了大約一個小時後來好不容易救回來,後來也順利住上加護病房。

但是幾個月之後收到健保局要刪除CPR的給付! 並且放大核刪!




CPR是救命的技術


CPR每10分鐘計價755點,需要訓練有素且默契良好的醫護團隊共同來急救,當天總共有七位醫護人員放下手邊的工作參與急救,但是健保局無視專業,直接核刪。

CPR是為了救人,但是當健保連救人的費用都要刪的話,那要我們怎麼做?
是希望我們不要救人?
還是救人不准計價?
還是救人的時候跟家屬說,不好意思,健保不給付CPR,如果要CPR每10分鐘計價一次,請問要幾節?